缅怀先烈瞻丰碑 继承传统谋发展

——中共金安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机关委员会联合省自然资源厅联动巡察组开展革命传统教育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 金安区自然资源局 发布时间:2024-07-08 08:25
字号: 打印 收藏

7月5日,中共金安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机关委员会联合省自然资源厅联动巡察组赴金寨县开展“庆七一·铭党恩·学党纪·守初心”为主题的学习教育活动。省厅联动巡察组临时党支部党员干部和局部分党员干部追寻革命足迹,缅怀革命先烈,聆听红色故事,重温入党誓词,重走习近平总书记安徽考察之路,接受革命传统教育。

7月的金寨,苍松翠柏,绿意盎然,生机涌动。金寨县地处大别山北麓,革命老区,被誉为红军的故乡,将军的摇篮,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区。革命战争年代全县有10万人英雄儿女参军参战,大多数血洒疆场,为国捐躯。新中国成立后追认为革命烈士的1万多人,占安徽省革命烈士五分之一。被授予少将以上军衔的59人,是全国著名的第二大将军县。

在革命博物馆内,全体人员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先后在“革命史厅”、“红星闪耀馆”、“将星璀璨馆”、“洪学智将军纪念馆”、“鄂豫皖红军纪念园”和“金寨县烈士纪念馆”, 通过仔细观看展厅内的历史图片、文献资料和珍贵的历史遗物,以及老一辈革命家的题词。大家深切地感受到革命先辈和先烈们对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崇高追求,体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了党和人民事业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

在革命烈士纪念塔前,隆重举行纪念仪式,全体肃立,为革命先烈敬献花篮鞠躬致敬,面对着鲜红的党旗,全体党员干部举起右手庄严宣誓:“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铿锵有力的宣誓声,表达着对党、对人民无限忠诚的信念和决心。

继承传统教育  探寻红色记忆

大湾村位于金寨县花石乡西南部,地处山清水秀,景色迷人,环境优美的帽顶山脚下,干净平稳的道路,整齐的房屋和村民脸上轻松愉悦的笑容,都让人深深感受到生活在这里的人们的幸福。全体党员沿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脚印,来到陈泽申家,听讲解员介绍习近平总书记亲切询问贫困户生产生活情况,感受习近平总书记浓厚的人民情怀。随后,来到大湾农耕博物馆和大湾党性教育基地,一件件充满痕迹的农耕用具向来往的人们诉说着大湾村的历史,一件件土特产、一张张照片,都彰显着大湾村人民勤劳奋斗的精神。

皖西是一片红色的土地,革命战争年代,皖西的山山岭岭角角落落都有生生不息的燎原星火,都有动人心魄的英雄赞歌;红军队伍在这里相继成立,红色政权也开始在这片土地落地生根。位于皖西的金寨大湾村同样也曾是大别山革命活动的重要区域。当时还没有金寨县,这一片属于六安县六区管辖,在县、区苏维埃下设乡苏维埃,汪家大湾就是第14乡苏维埃所在地。土地革命时期,在大别山区爆发了三次大规模的武装起义。1927年冬,黄麻起义失败后,起义领导人李先念等人就率部东进,在花石大湾一带活动。留下了“冒用稻谷一石五斗”,“他日复回,加利还钱”的借条,军纪严明,流传至今。1929年,立夏节起义胜利后,周维炯、漆德玮等人领导红32师在大湾一带开展游击斗争,常常驻扎在这座老宅子里,开会商讨打土豪分田地、建政扩红等重要事宜。1930年,六霍起义胜利后,六安六区十四乡苏维埃政府成立,这里就成了乡苏维埃政府所在地。抗战爆发后,新四军第4支队兵站、中共安徽省工作委员会、中共鄂豫皖区委都曾在这里短暂办公。彭康、张劲夫、郑位三、李世农、谭光廷、黄岩等一大批军政干部都曾在此工作过,留下了光辉的足迹。1938年4月,中共安徽省工委在六安成立,6月,从六安迁至这里的汪家宗祠,中共安徽省工委书记彭康等同志就居住在这里。直至1939年1月,撤销安徽省工委、成立鄂豫皖边区党委。抗战时期,金寨地区党组织积极发动群众、建立地方抗日武装力量,活动在大湾村的帽顶山游击队就是当时一支骁勇善战的抗日武装力量。汪家老屋这座300多年的老宅见证了那段难忘的峥嵘岁月。

通过此次革命传统教育活动,大家纷纷表示,要继承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献身革命的崇高品格,弘扬党的优良传统,牢记宗旨和使命,始终保持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真抓实干、遵规守纪的工作作风,沿着革命先烈的足迹奋勇前进,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投入到自然资源和规划管理的各项工作中,为安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的贡献,为党的事业增光添彩奋斗终身。(蔡宜军、张俞)

标签:
关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