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区局——探索盘活利用闲置低效用地新路径
今年以来,开发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紧抓实施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综合改革试点契机,打响全域工业低效土地处置攻坚战,通过司法拍卖、嫁接盘活、督促续建等方式成功处置20宗1920亩工业低效用地。
一是开展工业低效用地“大起底”。牵头成立开发区工业低效用地处置工作专班,通过实地勘察、核实容积率指标等方式,精准掌握低效用地分布、利用现状、资产债务等信息,并依据认定标准分类登记,建立处置台账,为全面推进工业低效土地处置奠定了基础。
二是强化政策机制保障。先后出台《六安开发区批而未供土地、工业低效用地处置意见(试行)》等系列文件,明确批而未供土地、工业低效用地处置方式及流程,充分调动多方积极性,凝聚推动工业低效用地盘活利用的最大合力。同时,着力探索破产工业企业、“僵尸企业”多元处置路径,协同金安区法院建立常态化“府院联动”机制,设立开发区专属法庭,实现府院共同研判、协调、推动破产及“僵尸”企业的处置。
三是“一地一策”分类处置。根据工业低效用地处置台账,全面分析每一块工业低效用地的形成原因,“一企一策”“一地一策”逐宗制定分类处置方案,为每个低效地块探寻“最优解”。针对破产清算、进入司法拍卖的工业企业,强化“府院联动”,安排平台公司“兜底竞买”,以便后期嫁接引入合适新项目;对于经营不善、自身无力改善而空闲的工业企业,积极引入其他同类型企业合作投资、共同开发;对有实力续建,但未按期开工建设、投产的工业低效用地,分类下发限期整改通知书,督促企业按下开工、续建、投产“快进键”。
四是源头防控深化治本。聚焦招商落户“源头”,坚持“优先使用存量、严格控制增量”的原则,将土地要素优先向符合供地条件的主导产业项目投入,一般项目靠“挖潜存量”解决。拓展优化用地配置方式,大力推广弹性年期出让等多元化供应方式,并鼓励工业企业建设多层厂房,按建设楼层兑现补贴。同时,规范工业用地使用权分割转让行为,通过制度引导,畅通土地二级市场流动渠道,“以用为先”推进用地节约集约,激活土地二级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