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就蓝图着自然本色 护航发展践使命担当
——2024年六安开发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工作纪实
新春伊始,六安开发区重点企业车间机器轰鸣,重大项目现场热火朝天,共同奏响了高质量发展的“春之序曲”。在这片充满希望、孕育新质生产力的热土上,自然资源要素的精准高效配置犹如强劲引擎,持续驱动产业升级的澎湃动能。
以实干为笔,以担当为墨。2024年,六安开发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以“规划先行、改革破题、要素护航、服务创优、监管增效”的主线,笃行实干,锐意进取,交出沉甸甸的自然资源答卷,荣获2024年度“为企服务先进单位”。
构建空间大格局 擘画发展新坐标
精心布局谋长远。立足园区长远发展,围绕主导产业优化与调整,精心打造“南城、中站、北产”的空间格局,构建起“1个国土空间规划+1个战略研究+1个产业空间规划+3个片区详规”的完善规划体系,为园区产业发展和转型升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科学规划拓空间。积极落实“沪六产业示范区”概念性规划编制工作,大 力推进用地布局优化,合理压缩商住用地规模,新增1.65平方公里可利用工业用地。同时,紧跟高铁北站东移步伐,将480亩站前广场用地纳入开发边界,为后续重大项目建设提供有力的规划保障。
双轨审查促集聚。创新引入专家评审及规划顾问审查制度,全年累计召开6次专家评审会和29次规划审批会,护航美臣金谷、零碳产业园、拓泰等一批重点项目落地。持续推动“工业上楼”,一启高质、威尔康等项目4层厂房先后建成,为产业的集聚化与规模化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改革攻坚开新局,土地焕新再出发
攻坚试点树标杆。全力推进多项试点改革工作,顺利完成工业用地分割转让制度、产业用地清单制、“双合同”监管等试点任务。大力开展批而未供、闲置和工业低效土地全域治理攻坚行动,在低效用地和闲置土地处置工作方面成效显著,在全市排名靠前。不断提高要素精准保障能力和水平,全面推广多元化供地方式,探索混合产业用地供应,以节约、高效、精准的土地利用模式护航园区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
存量盘活挖潜力。建立存量盘活长效机制,出台《六安开发区批而未供土地、工业低效用地处置意见(试行)的通知》,并组织开展全面排查。制作批而未供土地“招商地图”和分年度处置清单,落实“一企一策”“一地一策”精准盘活策略。全年完成20宗合计1920亩低效用地、1022亩批而未供土地的处置工作,实现闲置土地清零且无新增。园区设立开发区法庭以及围绕“府院联动”盘活低效用地的典型案例,分别被收录为省、市典型案例进行推广。
集约用地辟新路。牵头出台《关于明确国有出让工业建设用地使用权分割转让有关事项(试行)的通知》,明确界定适用范围、转让条件及办理流程等关键内容,规范工业用地使用权分割转让行为,畅通土地要素流动平台,激活土地二级市场,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开辟了全新路径。
要素护航全周期,项目攻坚加速度
精准发力保供地。坚持“优先使用存量、严格控制增量”的原则,全年获批3个批次用地264亩,充分保障了国债排水工程项目、光储充停车场和淠河总干渠东部新城水利收尾工程的用地需求。高效办理道路选址意见书,有效承接市局道路选址审批权限下放,全年共办理5个道路选址意见书,办理市级选址初审1件。
多元供地促落地。大力推广多元化供地新模式,深化“标准地+”改革,全年共供应国有建设用地18宗1239亩,实行新增工业项目100%“标准地”供地,有力推动了项目的快速落地与建设投产。
亩均改革激活力。持续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选树“亩均效益”标杆企业,发布5家主导产业亩均领跑者企业名单,强化示范带动作用,引导企业转变发展理念。全面落实工业项目“双合同”监管,服务保障产业高质量发展,激发产业发展新活力。
服务提质优生态,营商环境育新机
提升服务暖企心。常态化开展“四证齐发”“全程帮代办”“春节不打烊”等特色服务,设立营商环境直通窗口,提供全方位“保姆式”服务。全年共办理各类工程证件233本,不动产权证书1399本,为34家企业办理发放不动产权证112本。园区开通“不见面审批”以及“绿色通道”办证等案例多次被媒体报道。
破解难题应关切。积极推动区管委与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建立联动工作机制,分类分策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全力畅通办证渠道。2024年,成功为美佳印务、鹏盛高分子等4家企业解决“难办证”问题,累计发放不动产权证书9本。
处置遗留优环境。坚持不等不靠、主动作为,摸清问题根源,立足“有解思维”,找准“优解思路”,积极会同法律顾问、法院多次会商研判解题。全年成功解决4宗历史遗留问题,有力维护了企业合法权益,提升了园区营商环境。
守护红线筑屏障,监管从严显担当
卫片执法保合规。常态化开展卫片执法工作,全面完成各类疑似违法图斑核查任务,均未发现违法问题,园区卫片执法工作顺利通过市级验收。
批后监管防违规。印发《开发区项目规划方案业务审查工作流程及审查要点(试行)》等文件,健全完善园区项目规划方案业务、项目选址、地块规划条件及用地红线图业务审查程序。进一步规范完善建设项目批后管理工作,制作《项目工程规划批后管理明白纸》,推动项目工程批后管理政策“入企入心”。
动态巡查守底线。坚持“全面巡查与重点巡查、常规巡查与突击巡查”相结合,加大土地动态巡查力度,加强源头防控,压实巡查责任,做到每月巡查全覆盖。全年累计开展巡查52次,整改问题4宗。
新年奋楫扬帆再起航,续写自然资源新华章。2025年,开发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将以提升自然资源服务保障水平为核心目标,全面深化自然资源领域改革创新,不断强化自然资源要素保障作用,努力争当服务保障园区高质量发展排头兵,奋力谱写自然资源事业的崭新篇章,为开发区产业升级提升持续贡献自然资源的硬核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