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安区自然资源局:“组合拳”破解工业项目内部交通沉疴宿疾
近年来,随着工业项目快速推进,不少工业项目内部交通组织与停车配置问题日益凸显。一方面,部分建设单位过度追求“高密度建设”,却严重缺乏对内部交通流线、停车位布局的科学规划意识;另一方面,设计单位未能充分发挥规划应有的前瞻性和指导作用,造成许多厂区存在未配置大型货车停车位、人车流线交叉等一系列问题。
此类规划缺陷已在项目日常生产运营中带来诸多不便,大型货车因无处停放而占用消防通道或市政道路,内部交通流转效率低下,既影响生产效率,也存在明显安全隐患。
针对这些沉疴宿疾,金安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深入调研、精准施策,开出“四剂良方”,从源头审查、设计责任、批后监管到历史遗留问题处理打出一套“组合拳”。一是推行审查前置,在方案设计阶段提前介入,通过技术指导和服务,督促建设与设计单位重视交通组织;二是压实设计责任,建立惩戒机制,对因设计不当导致方案反复调整的,拟将设计单位纳入“黄名单”加强监管;三是严守规划权威,加强批后巡查力度和频次,确保规划“蓝图”落地不走样、无偏差;四是坚持“一企一策”,针对存量问题因地制宜,专题研究后上报规委会依法依规优化调整,既尊重历史又解决现实问题。
金安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只有从源头抓起,压实各方责任,才能全面提升工业项目内部交通组织水平,消除安全隐患,推动工业园区实现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发展,为金安区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肖宜挺、王澄)
标签:
关联信息